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水平,8月20日-22日,中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4年师资培训暨思政课专项培训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媛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与专家合影留念
8月20日上午举行开班仪式,中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邵书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克服各类困难并取得突破式发展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了题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让“冒热气”的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中之重的工作,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体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加强研究阐释、宣讲辅导,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帮助青年学子学深悟透全会精神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明确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方法,回答好“怎么进”“如何教”等问题,持续增强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入脑入心效果。
党委书记邵书峰作报告
开班仪式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专家教授围绕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作报告。
于咏华教授作题为《驾驭思政课课堂“三要素”》的报告。她指出讲好思政课首先要驾驭好思政课堂,应围绕“树立课堂权威、增添课堂趣味、提升课堂品位”这三个要素下功夫,树立课堂威信,增添课堂之味,提升课堂品位。
于咏华教授作报告
徐建立教授以“科研论文撰写及其投稿过程中应注重的若干问题”为主题,结合自身曾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和主编的工作经验,从期刊分类、投稿技巧、论文撰写这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回答了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好书的同时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及投稿的注意事项。
徐建立教授作报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庞睿副教授作题为《从知识供给到信仰重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几点思考》报告。他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青年教师要善于挖掘思政课之外的光明、先进事迹,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政,坚持立德树人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节点把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勉励广大青年教师一定要筑牢自身教学功底,因为“备课能出工艺品,只有真知灼见才能出精品”。并结合自身参加河南省思政课“大比武”比赛获得特等奖的经历,从精设计、巧开头、严内容、畅逻辑、细结尾和善展现七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庞睿副教授作报告
霍贺副教授作题为《漫谈教学科研的双向互动》的报告。他指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知识的解惑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青年教师一定要用深厚的学理支撑政治,以扎实的学识承载价值。
霍贺副教授作报告
杨合理教授作题为《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报告。他指出,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应有之义与最新发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方向,要发挥好宗教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杨合理教授作报告
朱媛院长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的全体教职工管理制度、专任教师教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办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为青年教师做了解读。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青年教师要严守道德底线,严守学院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努力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
朱媛院长作报告
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前往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参观并与纪念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通过聆听讲解员讲解、观看图文视频,全体教师了解了1958年8月7日毛主席视察襄城县的历史,感受到毛主席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过程中的艰难与坎坷,感怀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纪念馆讲解员现场讲解
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宋容德、彭举等前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馆和焦裕禄干部学院进行学习考察。在焦裕禄纪念馆内,通过文字、书法、照片、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重温了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馆内无处不在的焦裕禄名言,如“我们要做革命的牛、人民的牛,就得有股干劲”等,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和奉献精神,令大家深受触动。
教师代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22日下午,教师代表一行顺利返回学校,为期三天的师资培训暨思政课专项培训会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学术报告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调了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红色资源等有机融入思政课堂,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引导全体思政课教师不断丰富知识,提升教学技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特色化发展。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认识到思政课教师责任之大、使命之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潜心钻研、深耕教学、广泛交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孙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