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育人为本,守正创新”办学理念,通过一个主线、“两进”制度、“三风”建设、“四色文化”,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举措,强化阵地建设,不断打造品牌特色,树立标杆,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培育“乐学致用”的优良学风,突出我校学风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一、“五位一体”全方位多角度聚合推进学风建设
坚持育人为主线,构建协同联动学风建设格局。
学校制定了“三风”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实施三年提升行动,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建立校院联动机制。实施导师制,注重入学教育以及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日常教育内容,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师生面对面、朋辈引导、互助小组等方式,传授学习方法,传导学习动力,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学风建设稳固长效机制。
开展辅导员“两进”建设月,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形成学风督查长效机制。以管理促学风,规范学生行为管理,强化日常管理,落实特色晨读制度,形成了领导班子、辅导员、任课教师深入教室早检的工作机制;通过强化辅导员进教室和进宿舍的考核机制,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开展宿舍文明创建及评比活动,以优良舍风促学风,在典型经验选树推广上扩影响。
加大学生干部培养力度,形成学风建设考核督查机制。
形成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培养建设体系,强化学生自治能力,成立班级学风建设小组,定期围绕学风建设主题,召开辅导员沙龙和研讨会,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表彰,营造氛围,形成学风建设考核督查机制。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教育引导上精准发力。
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习现状,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形成调查报告,找准问题,把握重点,夯实学风建设基础,针对性地开展学业帮扶和提升工程,以院部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比学赶超促交流,专项研讨补短板。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诠释学风建设文化内涵。
整合校内资源,根据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活动。以红黄蓝绿“四色”育人工程为载体,把服务育人作为学风建设的常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学风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聚焦学风建设,因材施教,开展特色早读行动
我校郑州校区自10月份开展辅导员“两进”建设月来,各院部积极响应,开展了丰富的晨读活动和早读计划。教育与艺术学部依托专业特色,成立学业帮扶小组,实施朋辈引领工程,召开“传革命薪火,颂爱国之歌”读书报告会,举办“寻最美笔记,促优良学风”评选等活动。外国语学院建立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学风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导师制在学业生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搭建跨年级、跨专业互动学习团队,依托“八个一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开展英文诵读、写作、听力、互译,中英书法等特色早读活动。文学与传媒学院依托学院“万卷书计划”,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吟诵和演讲等形式,以优秀文化和家国情怀为主体,以青年之声为载体,开展系列早读活动,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传革命薪火,颂爱国之歌”读书报告会

多样化的专业“晨练”活动
三、坚持“两进”守好阵地,巩固学风建设成效
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原科技学院(郑州校区)辅导员两进制度考核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学风建设的成效,以班级建设和宿舍建设为阵地,完善了宿舍安全预防、教育、监管工作体系,守牢校园安全底线。通过文明宿舍的创建和评选,形成了积极健康的舍风。通过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发挥了学生自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辅导员全覆盖、院部交叉式的以赛促评“两进”考核形式、主题班会风采展、优秀工作日志评选、辅导员“两进”总结表彰等活动,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展现了辅导员的技能风采,促进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 以赛促评”辅导员考核和技能展示

辅导员优秀工作日志评选

辅导员主题班会风采展示

2023年辅导员“两进”考核月度总结表彰大会
我校将继续细化学风建设工作措施,以早读、早检以及辅导员“两进”制度为抓手,坚守育人为本的主线,守好安全底线,驰而不息,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以学校红黄蓝绿“四色”文化育人工程为载体,坚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和丰富早读、晨读形式,着力打造育人成才的良好环境。依托“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努力构建育人共同体,立足学校“三风”建设的提升工程,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风建设育人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凝聚特色,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强力推进“规范高效、特色鲜明、质量就业双优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总目标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