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追寻红旗渠记忆,讲好红旗渠故事,继承、发扬红旗渠精神,我校师生代表组建的“星星之火志愿宣讲团”社会实践小分队,在7月18日—19日深入红旗渠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力求在实践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以实际行动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
观分水闸,叹雄伟工程

红旗渠分水闸始建于1960年初期,总干渠在此分开形成流向西南、东南、东北的一、二、三干渠,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水枢纽工程,区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带队老师沈炜炜的组织下,实践团队成员们沿着渠岸探访到了分水闸,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分水闸的纪念楼,在纪念楼的楼顶高悬着郭沫若亲手提笔的苍劲有力的“红旗渠”三个朱红大字,在分水闸的一侧有一幅图片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的画面,在图片中人山人海,大家都欢呼雀跃庆祝着这个伟大工程的顺利完成,从图片中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修建红旗渠的不易和林县人民的高兴。

队员刘冰洁表示:“看到分水闸仿佛可以感受到十年来林县人民不惧艰险、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于与天地作斗争的奋进拼搏精神,身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访红旗渠纪念馆,悟辛苦十年历程

红旗渠纪念馆是收藏展示红旗渠历史、研究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展馆,分为六个展区,馆内至今仍保留了当年修渠时所用的工具、报纸、修建章程等。
一座纪念馆就是一条时空隧道,馆中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动人的照片,把我们带回到了40年前的那段历史,以亲历者的身份去见证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宣讲队员们深入纪念馆后,看到了那些锈迹斑斑的钢钎铁锤,看到了那艰苦年代下林县人民拧成一股绳奋斗筑渠的历史。只有切身实地地参观调研红旗渠纪念馆,才能够深切地领悟到从屏幕中所不能感受的敬佩之感,实地参观这座纪念馆才明白他可以装得下十万修渠人的十年奋斗历程,能够亲切体悟红旗渠精神的代代传承。

走出纪念馆之后,队员阴明君不禁说出:“纪念馆的参观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坚定的决心,也明白了在新时代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的意义,明白了为什么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精神永不黯淡。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始终坚定地跟随党的步伐。”
探青年洞,扬奉献担当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重要咽喉工程,紧邻晋,冀两省,总长616米,宽6.2米,高5米。因是由300名优秀青年组成的突击队修筑完成而得名。队员们经过快两个小时最终到达青年洞。

站在青年洞旁,队员们无不被其深深地震撼,只有在亲临现场的时候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渠洞的雄伟。在登临青年洞的过程中,我们有幸遇到了一位住在山腰上的八十岁老者,在对老者进行了访问的过程中,老者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向我们讲述了红旗渠修建的故事,是网络上所没有涉及的经历。老爷爷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者热泪盈眶、激情澎湃地向年轻队员讲述了自己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经历以及目睹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主动提出给队员们打上一段快板,望着眼前的老者队员们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一幕仿佛是两代人的谈话和交流,是对红旗渠精神的定格、铭记与传承。在下山的过程中,队员王磊感受颇深:“青年洞的修建就是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最深刻的体现。我们应该学习修渠青年们身上不惧艰险、勇挑重任的奉献担当精神。在与老者对话后,我愈发觉得,红旗渠精神是根、是魂、是先人留下的思念,是父辈的教诲,我们更应牢记嘱托,一心向党,不负期望,吾辈当自强!”
寻止方村,传红色基因
止方村是实地考察研学的最后一站位于林州的正西方向,背靠太行山,处于红旗渠的支流上,是一个极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成员于7月18日早晨8点出发,沿着支渠跋涉80多公里后到达。
刚到止方村,大家就被这个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圣地所吸引,在探寻参观止方村的过程中,发现了村庄里设有“青年之家”“团委联系中心”“党群志愿中心”等红色实践基地,队员们在中途休息的时候进行了感悟分享交流,大家都受益匪浅。队员周春辉说到:“红旗渠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使我们的乡村建设越来越好,人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坚定跟党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内在品质,夯实思想根基,在实践学习中探寻知识、锤炼品格,激扬青春、开创未来。”

接着队长周颖说:“这村庄的一条条小巷承载着一段段历史,几十年的奋斗篇章,几代人的辛苦努力,铸造了止方村现在的繁荣发展,体现着止方村村民的勤俭朴素、奋斗不息的精神。止方村充分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的传承为当代青年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当代青年走上成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这也更加印证了实地考察调研要远远比在网上浏览学习学到的更多,体会得更加深刻,充分发挥了实地研学的重要意义。”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通过本次红旗渠精神的实地调研,大家纷纷表示:“如果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红旗渠伟大工程,亲身所感红旗渠红色精神,并不会对红旗渠精神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与体会,本次实地调研之后,才会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向其他人宣传红旗渠精神,解读红旗渠内涵,讲解红旗渠故事,因为这种感想都是发自内心的,从心底增强认同感与自豪感的。”红旗渠精神就是纪念碑,就是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激发着新时代青年不断前进,引导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