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下午,由我校联合承办的第九届河南物流文化节暨河南首届枢纽经济研讨会,在郑州市新密创新创业综合体举办,研讨会围绕河南物流枢纽建设与枢纽经济发展,邀请我省知名学者、交通物流领域专家进行研讨,为河南枢纽能级提升、枢纽产业集聚、枢纽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来自省内外物流装备企业、物流公司500多人参会,研讨会由我校经管学部仝新顺教授主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研究员,以《郑州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的战略优势与对策》为主题,在分析郑州枢纽经济演变历程基础上,他认为,枢纽经济是郑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支撑河南和郑州成为内陆开放的高地,并围绕创新驱动、多式联运、营商环境、“四路”并举和企业主体,提出了加快郑州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应政策。

河南省交通设计院战略规划院副院长李昂,以《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与策略研究》为主题,首先简要解读了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然后对枢纽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与测算进行分析,指出了河南省发展枢纽经济的基本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玉民教授,以《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与产业粘性研究》为主题,通过构建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测度模型,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梳理了中欧班列物流通道与产业互动关系,并运用构建的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以渝新欧和郑欧班列进行对比分析,为中欧班列未来发展与偏好性产业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院长李建丽教授,以《基于数字化的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从枢纽平台组织功能发挥不强问题入手,分析了数字化与传统信息化的差异,就数字化的时代特征与数字化思维发表了见解。她认为:未来,以数字化推动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才是方向。

河南港口枢纽与临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仝新顺教授,以《港口枢纽与临港经济的河南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从港口枢纽建设的重要性、临港产业与体系结构、河南港口枢纽与临港经济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相对于沿江沿海型临港经济,内河型临港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巩固提升港口枢纽能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构筑港口偏好性产业集群,把河南港口枢纽优势转化为临港经济优势,促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九届河南物流文化节是由中国国际商会河南商会物流专业委员会(简称河南国际物流商会)发起,中国国际商会河南商会、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新密市曲梁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际商会河南商会物流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中原科技学院联合承办,河南物流文化节是物流人交流提升欢庆的一个重大节日,更是一个学术交流分享的盛会,联合承办第九届河南物流文化节暨河南首届枢纽经济研讨会,不仅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提升了我校专业与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