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木工程专业
1、基本概况
本专业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市场需求,能在土木建筑、城市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研究、教学、开发等工作,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四年内须完成161学分,其中理论课127.5学分,实践环节33.5学分,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特色
学生的培养以突出工程实际能力为特色,注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加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3、就业前景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可以报考以下相关执业资格: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土木工程类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就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势头,当前的城市化率到2025年需要提高15个百分点,期间需要新增加1700万土木工程相关从业人员,使土木工程相关从业人员达到5600万。
土木工程专业一直是工学的报考热门专业。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90%。麦可思在对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中给出:2008—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95%、93.3%、95.3%、93%、93.9%。2014年5月统计,土建类专业在整个工学大类中就业率排名第 6 位。而在土建类15个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排名第一。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基本概况
本专业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市场需求,能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四年内须完成161学分,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就业部门广泛,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2、专业特色
学生的培养以突出工程实际应用能力为特色,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加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3、就业前景
在城市交通和城市膨胀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目前,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工程技术人才多来源于早期的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铁道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人才,还有较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人才市场上缺乏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而随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日益增加该专业的需求量。
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最早开办于2002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约有31所,河南省也仅有新联学院、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开设该专业。因此,在目前和将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属于职场上的“紧俏品”。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1、基本概况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国家2012年新版本科专业设置目录中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经济发展需要,道路与桥梁工程及轨道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项目管理、规划、设计、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公路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监理、管理等工作。
学生四年内须完成153.5学分,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特色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实践教学份额,以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切入口,重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表达能力强,职业形象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就业前景
近10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高架路桥)以及其间伴随的港口和机场建设等方兴未艾,在中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轨道交通建设、城镇立体交通(高架路桥)建设为主的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平稳持续发展。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大量新建工程以及庞大的建成工程的养护管理都需要持续不断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不断补充。
目前我国主要是部分985及211工程高校,以及部分交通部直属院校设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供不应求。据相关管理部门的统计表明,全国最近几年该专业每年大约需要50000人,随着我国经济未来5年将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加大,必将需要更多的道路桥梁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工程造价
1、基本概况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学生四年内须完成148.5学分,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课程设计、实验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同时学习计算机技术、外语、人文、经济管理等课程,通过学习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工程造价计量、工程造价控制、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3、就业前景
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是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目前,几乎所有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要求全程预算,包括开工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结算等,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或者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都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预算人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就业前景非常火爆,属于新兴的黄金行业。就业渠道广,薪酬高,自由性大,发展机会广阔。
目前,工程造价的开设多为专科专业,层次稍低,为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抢占先机,我院开办“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并充分结合我院作为独立学院领军者的特点,为国家尤其河南省培养工程造价领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五、建筑学
1、基本概况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企业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或是在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生五年内须完成153学分,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特色
全面实施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职业建筑师的修养与能力,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结构等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通过大量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小区规划设计等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各层面建筑设计能力的训练,具备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工作的较高素质及专业水平。
3、就业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活动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社会对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在中国目前建筑业内,只有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10的设计师来做相当于国际同行人均5倍的设计任务,并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非建筑学专业的人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因此对于专门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
目前,建筑学的开设多为高水平大学本科专业,入学门槛较高,为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抢占先机,我院开办“建筑学”本科专业,并充分结合我院作为独立学院领军者的特点,为国家尤其河南省培养建筑学领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六、建筑工程技术
1、基本概况
本专业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培养既掌握建筑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又具有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如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建设单位基建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2、专业特色
本专业推行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以“教、学、做”一体化模型为载体,拆分建筑,完成全部拆分和建造核心课程的学习;继而在校进行综合实务训练,将单点知识和技能按照施工一线岗位工作程序进行串接,形成生产力;最后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最终形成就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3、就业前景
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得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中位列第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可以预计,至少到2020年,中国将持续地进行世界上几乎是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建筑业的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已到达4000多万人,居全国各行业之首。但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其他行业18%的平均水平。因此,提高整个建筑业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和素质是当前建筑业发展 面临的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单位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而且需求量较大。从就业岗位来看,以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等)和建筑及相关行业(建设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为主,就业形势良好。